4月26日,在“萬象”2021百度移動生態大會(簡稱“萬象大會”)上,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表示“百度從做智能小程序的第一天開始就是真正開源開放的,也是目前業內唯一真正開源平臺?!弊鳛榘俣纫苿由鷳B的三大支柱之一,百度智能小程序是持續落實服務化核心戰略的落地重點。
依托繁榮移動生態,百度智能小程序全面滿足“看搜問用”服務全場景
萬象大會上公布了百度智能小程序開源三年至今的生態發展情況。截至目前,百度智能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達4.2億,智能小程序數量達66萬個,入駐服務商2766個,覆蓋271個細分服務領域,接入69個開源宿主平臺。
每一次搜索的背后,都是用戶潛在的服務訴求。而依托百度移動生態的整體繁榮,智能小程序直連用戶搜索需求,成為全場景服務用戶的最重要工具。目前,百度App為智能小程序提供了包括搜索、信息流、惠生活在內的百余個入口;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搜索流量都由智能小程序承接,四分之一信息流用戶得到小程序的分發,涵蓋了到店、上門、線上交易等多種服務。
從查詢服務、咨詢服務到交易服務,智能小程序全場景服務能力,相比其他平臺能更好地將其向企業服務連接轉換,而隨著營銷線上化的趨勢不斷加深,智能小程序成為目前企業獲客和經營的重要渠道。
以百度智能小程序代表的中心化分發,能在啟動初期獲得平臺的巨額流量扶持和曝光,有利于早期及中長尾開發者。同時,開發者只需進行一次開發,就可以在多個百度系及非百度系的平臺上運行,極大降低開發運維成本。百度每天的搜索需求高達數十億次,搜索中潛藏著大量的服務需求,以往用戶在百度搜完即走,但通過智能小程序接入了更多服務能力之后,百度已經可以為用戶打造搜索直鏈服務的全新體驗。
基于繁榮的生態和扎實的技術基礎,未來智能小程序上的全服務場景將被打通,全面、快速滿足用戶“看搜問用”的需求,也給服務商家帶來了更多發展機會。
智能小程序通過吸引創作者上百度直播帶貨、百家號生產內容以及提交小程序內資源等多種方式,產生優質內容,滿足用戶“看的需求”;再通過小程序內的搜索等服務、工具直連、以及服務和工具的聚合,讓用戶能夠在小程序上搜到他們想要的信息以及服務;通過接入百度問一問,憑借內容掛載咨詢卡、專業問答及在線咨詢的方式,實現在線專家一對一問答,向用戶提供“問”的服務;最后通過接入百度APP體驗閉環和搜索品牌loft,樹立品牌認知,促使用戶持續復訪,滿足用戶用的需求。
十億現金百億流量補貼,“聚鑫計劃”加速服務化戰略延伸
為了進一步豐富智能小程序業態,提升服務能力,全面落地百度移動生態服務化戰略。百度智能小程序此次在大會上發布了面向服務合作伙伴的專項激勵計劃——聚鑫計劃,提供高達10億元的現金和100億流量補貼,通過特惠專區、定向推送、分層補貼,達到天天有驚喜、月月有實惠、年度狂歡節的效果;給予商家品牌特權、精準流量推送特權、運營特權,做到“做生意不缺優質流量”。同時為100家金牌合作商提供免費開發、免費入駐、免費流量、產品定制、運營定制、場景定制、專人服務等一系列切實助力手段,讓頭部商家先做大,進而帶動其他商家,一起探索成熟的商業模式。
這方面智能小程序過去已打造了許多創新案例。今年初,國家稅務總局濟南市稅務局上線了百度智能小程序“泉稅叮咚”,利用“數字+智能”進行了納稅服務升級新探索。此外,百度和貓眼打造的生態內第一個文娛小程序,以票務合作為基礎,結合雙端平臺優勢全方位合作,實現交易閉環戰略和電影深度營銷宣發。訂單來了作為智能小程序民宿行業服務商,與智能小程序和開源宿主共同探索出了內容社區生態的種草至下單的交易閉環,引入上千家民宿商家,年交易額突破三千萬,跑通民宿商業化模式。這些都顯示了百度移動生態在未來幾年最關鍵的變化:不僅僅要做好連接器,更要深入到更多產業里去進行深度賦能,影響用戶心智與習慣。
在服務化戰略牽引下,百度基于“智能搜索+智能推薦”雙引擎成功打造了一個多元、繁榮的移動生態。萬象大會上,百度再次強調了對移動生態三大支柱之一——智能小程序的重視,未來將通過整合自身全平臺的生態資源,提供全方位的商家服務解決方案,展現出了對合作伙伴的誠意。
今天,社會物流、支付體系以及信用體系已經非常成熟,整個互聯網服務環境更加友好,用戶獲取服務也比以前更加容易。在這樣的形勢下,百度移動生態的服務化戰略持續推陳出新,既要為用戶提供所見即所得的服務,又要努力讓百度營銷服務化,實現從搜索到服務,從流量到銷量的用戶服務全閉環。這不僅僅意味著一種種新穎而成熟的商業模式涌現,還意味著新型移動互聯生態的健康發展,更意味著每一個商家的服務能力都能得到充分挖掘。智能經濟時代,在5G、IoT技術迅速發展的助力下,智能小程序將如何改變服務用戶的形式,也令人充滿期待。
時隔兩年多還籍籍無名的小程序,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的新貴。BAT與頭條系紛紛加入小程序大戰,持續的投入將會不斷地擴大小程序行業的影響度。相比APP,小程序到底擁有什么魅力讓巨頭蜂擁而至呢?
2018年7月,電商黑馬拼多多赴美上市,小程序被認為功不可沒。在微信始終無法打開淘寶鏈接的情況下,拼多多微信小程序除了展示商品外,還為拼多多低價拼團的病毒式傳播提供了快車。
無獨有偶,四個月后,同程藝龍在港上市。在微信支付界面11宮格中,“火車票機票”和“酒店”實際接入的都是同程藝龍的小程序,根據數據顯示,同程藝龍約65.7%的流量都來自于大股東騰訊的微信平臺。
手握10億月活用戶的微信,讓小程序成為了B端的掘金之地和不可多得的流量入口。
小程序是一種新的開放能力,開發者可以快速地開發一個小程序。小程序可以在微信內被便捷地獲取和傳播,同時具有出色的使用體驗。
但是,從之前做APP的角度上看,小程序能力的展現和設計與APP頁面交互設計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接下來就一起聊聊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性。
APP開發周期:APP產品的開發周期長,因涉及IOS跟Android系統技術人員跟人數要求較高,一般源生開發基礎周期一個多月,且需要適配市場上所有主流手機,同時需要向很多應用商店提交產品審核。(每個應用商店的資料要求都不同,審核周期不太固定)
小程序開發周期::小程序產品的定制開發周期較短,兩周左右可以開發大版本,功能較為復雜的除外。適配性只需要看手機的屏幕尺寸出發,只用提交到各個小程序公眾平臺,審核周期相對短一些。
APP獲取方式:僅能通過各大應用商店(Android環境下)和App Store(iOS環境下)去下載,包括會占用手機內存,太多的APP會導致手機需要時常去清理內存,在沒有wifi的環境下推廣還是比較費力和繁瑣的。
小程獲取方式:在微信、百度、支付寶、今日頭條平臺中可以通過搜索、掃一掃和長按識別等方法獲得,不會占用手機內存,也不需要安裝,通過各平臺界面下拉即可找到,分為所有用過的小程序和常用小程序,推廣難度大大降低。
APP推廣費用: APP應用推廣客單價居高不下,App Store支付方式和傭金都會受到限制。推廣APP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是一場長期的戰爭,推廣的費用就是一個重磅炸彈,直接決定了APP推廣的時間和效果。
小程序推廣費用:小程序自帶流量,能夠分享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好友,而且能夠主動掩蓋鄰近5公里的意向客戶(離客戶越近排名越靠前,不分品牌巨細,店肆巨細)主動排名運營無需人工管控。小程序支撐多種營銷功用(支撐砍價,拼團,預定,優惠券,滿減,分銷,秒殺等)
App市場前景; 不光是因為各種APP的出現使APP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還因為微信小程序的上線也搶占了一部分APP的市場。市場上各類型的產品已經趨近于飽和,基本上所有領域的產品都已經被覆蓋,新產品面對的是各行業的巨頭,基于一定用戶沉淀的行業,轉做APP效果會較為好一些。
小程序市場前景;2019年,被認為是小程序集中爆發并形成穩定格局的一年,瞄準行業單一點去突破同樣也有很多機會的,但盡量不要優先選用模板,本身小程序定制開發價格不高,如果僅因為價格,而降低用戶體驗和實用性,個人覺得是不可取的,會喪失掉原有的初衷。
1. 名稱搜索優化
在開發小程序之前,我們應該做好小程序的規劃。小程序與公眾號一樣,名稱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說先到先得,誰先注冊認證了一個名稱,其他人就不能再使用了。也可以開發兩個小程序,小程序名稱可以考慮品牌詞和常用關鍵字的組合,一個小程序名稱為品牌,另一個與用戶常用的關鍵詞有關。
2. 社群分享推廣
小程序可以分享給朋友圈或微信群,小程序在微信群的推廣十分重要,通過社群分享的裂變效應,提高小程序的展現量,讓更多的用戶熟悉和了解小程序,進而了解企業,從而談單、成交。
3. 公眾號分享推廣
基于公眾號自帶的流量,用戶可在公眾號推文內插入以圖片、文字或卡片等形式鏈接的小程序,用戶點擊鏈接就可以跳轉到小程序。
在自有渠道的公眾號上,通過關聯導流,可以快速將自家用戶引流至自家小程序,一方面優化了公眾號的功能,另一方面也給小程序進行無縫導流,用戶不需要下載動輒幾十M的APP,只需要直接進入小程序即可,如果企業已開發有APP,后續也可以再做用戶從小程序到APP的轉化。
4.小程序活動分享
在推廣小程序時,還能夠加入到小程序平臺當中,使用平臺的資源(拼團、搶購、砍價)等方式能夠吸引大量的用戶,再加上公眾號能夠有效的讓人們了解到自家的小程序,同時還為自己的公眾號做了引流拉新。
5.線下場景推廣
地推
地推其實是大部分小程序最貼近用戶使用場景的推廣方式,它是以二維碼的方式,在線下渠道的宣傳物料、場景等推廣渠道推廣小程序。
(但需要了解自家小程序使用場景,如醫療類相關的小程序,在醫院等相關場景更高頻、更剛需,所以在合適的線下場景推廣,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海報、優惠券掃碼
很多已經開放小程序的用戶都擁有自己的小程序二維碼。如果你想去飯店吃飯,就可以通過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自助點單,可省去排隊和應付推銷的麻煩。
除此之外,一些海報上也會有活動宣傳,用戶為了獲得優惠,也會去進行掃描使用。
這樣得到的用戶就比較精準,并很好的結合了消費場景,適合線上線下結合的企業。但場景比較散,需要耗費很多人力去解決。
Wifi推廣
用戶要使用wifi需要點擊小程序,或者在連接wifi的過程中展示小程序,但并不強制點擊。
這樣得來的用戶量大,但強制點擊小程序才能連wifi的質量一般,留存低,在連接wifi過程中展示廣告不強制點擊的質量稍微好些,但需要辨別渠道用的是哪種方式。
失序的區塊鏈行業里,時刻隱藏著風險,黑客就是其一。站長之家,斗玩網轉載自站長之家轉載自斗玩網就像武俠里的江洋大盜,他們隨時出沒在存儲著大量數字貨幣的區塊鏈錢包、交易所、DApp 里,伺機挖掘漏洞,竊取資產。站長之家,斗玩網轉載自站長之家站長之家,斗玩網據 Odaily星球日報粗略統計,近一個月內,區塊鏈領域涉百萬以上黑客攻擊事件近 5 起。轉載自斗玩網轉載自斗玩網轉載自斗玩網另一面,多數項目拿這些黑客并沒有辦法。尤其是幣圈進入熊市大半年以來,不少公司都鬧錢荒。
區塊鏈安全防護系統因資金匱乏,防護轉載自站長之家能力正在變弱。站長之家,斗玩網轉載自站長之家斗玩網首發原創安全團隊 BYSEC COO 劉澤坤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其平臺上注冊有 5000 多名網絡安全工程師,但在“生存站長之家,斗玩網第一”的熊市下,安全防護下降為弱需求。目前愿意付費做安防的僅有 10 余家。轉載自斗玩網斗玩網首發原創轉載自斗玩網代碼安全無法守護,共識安全也岌岌可危。站長之家,斗玩網轉載自斗玩網站長之家,斗玩網熊市中,一部分礦工由于入不敷出關機蟄伏,直接導致了 PoW 網絡算力下跌,閑置算力成為“散兵游勇”,威脅著公鏈的安全。斗玩網首發原創站長之家,斗玩網轉載自站長之家礦工是共識安全的守護者,他們的缺位給了攻擊者可趁之機,本月初 ETC 遭遇 51% 攻擊即是一例。斗玩網首發原創轉載自站長之家轉載自斗玩網這張本該嚴密的安全防護網,隨著熊市的持續,一個個牽引的防護點正在消失。 斗玩網首發原創站長之家,斗玩網轉載自站長之家頻繁的攻擊去年 12 月 27 日發生的錢包釣魚事件可能是近來最大的黑客攻擊事件。據 Cointelegraph 消息,當日有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爆料,有團體正在對加密貨幣錢包 Electrum 進行惡意攻擊,并竊取了近 250 個BTC (約 93.7 萬美元)。消息隨后獲得 Electrum 證實,據介紹,該攻擊主要通過創建一個假版本的錢包,來騙取用戶的密碼信息。
2018 年下半年,幣圈進入了明顯的熊市,不少項目開始減員收縮。但黑客永不眠,那些匯集資金的地方永遠是黑客的目標。區塊鏈安全平臺 DVP 聯合創始人鄧煥也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今年 12 月以來,越來越多的攻擊者將目光投向了 EOS DApp。根據區塊鏈安全網 bcsec 統計,12 月份其搜索到區塊鏈領域發生的攻擊事件共有 20 余起,對行業造成損失約 190 萬美元,其中 90% 受攻擊的對象是 EOS 上的 DApp。 1 月 16 日凌晨 03:47-03:55 之間,DAppShield 監測到,有黑客向 EOS 競猜類游戲“影骰”發起連續攻擊,獲利超 1 萬個 EOS。黑客采用的交易阻塞攻擊手段。一個月來,黑客已經憑借該手段發動了 4 次攻擊。
2019年互聯網第一個預測風口隨著巨頭漸次入場,風雨欲來。
近日,手機淘寶出現一個類似社區拼團的業務入口—“驛站團購”。用戶可在手機淘寶上的搜索框里輸入“驛站團購”,然后選擇周邊的菜鳥驛站地址,就會出現可購買的團購商品列表。除了線上下單在手機淘寶當中完成和采取支付寶支付,“驛站團購”看似與當前大熱的社區團購相差無幾。
加之京東“友家鋪子”、蘇寧小店“蘇小團”,以及美團的松鼠拼拼、拼多多投資的“蟲媽鄰里團”,電商巨頭普遍試水的同時,也引得零售商、生活服務商跨界而入。
巨頭入局,雖然是一個風口興起的常態,但針對社區團購這種具有較強地域屬性的模式,資本、流量、圈地的價值可能要待價而沽。是巨頭的陣地戰還是興盛優選、鄰鄰壹們的麻雀戰?將決定未來走向。
避免重蹈五環外覆轍
去年11月20日,拼多多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由于財報數據搶眼,拼多多股價大漲16.63%,總市值達到256.34億美元。而同日,京東大跌7.67%,離2014年19美元一股的發行價僅僅一線之隔,市值為278億美元。
只比拼多多高出20多億美元,這讓最開始抱著質疑、否定心態的劉強東和京東,頗感難堪。
也正是如此,京東最先早于阿里主動下場社區團購,上線了“友家鋪子”。社交電商的賽道上,已經跑出一個五環外電商小巨頭,還有可能正在醞釀另一個抓住新零售入口的獨角獸,這是阿里、京東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電商巨頭入場是遲早的事,與其說他們看清了社區團購的未來方向,其實更多的是防患于未然、提前卡位。
京東最早切入社區團購。據了解,當前“友家鋪子”的主要陣地包括石家莊、保定、衡水、煙臺等,很顯然,傾向于社區團購發展尚未成熟的北方城市。但其與主流社區團購平臺不同的不止是區域。
一般來講,生鮮產品在團購品類中占到起碼一半以上的比例,且多以復購率高的產品為主,而“友家鋪子”集結了食品、服飾內衣、鞋靴、美妝護膚等多個品類,更像一個縮減版的電商平臺。另外,京東社區店有些可選擇的商品仍然需要運費,實際上和網購無異。
京東把原來具有團購基因的項目“換皮”成社區團購,試圖以線下流量提升線上活躍度,但目前模式、運營思路還是電商那一套,未免操之過急。相比之下,蘇寧內測的“蘇小團”則接近當前社區團購的模式。據官方信息顯示,“蘇小團”APP內嵌聊天板塊,與微信QQ等即時聊天工具相連接,實現小店-團長-用戶的完整鏈路。
區別在于,“蘇小團”以社區服務站蘇寧小店的員工為基礎,其他社區團購通常傾向于選擇寶媽或者店長。不過“蘇小團”得益于蘇寧小店的大規模鋪設,反之,也與蘇寧小店一損俱損,店面虧損的業績壓力會轉嫁到“蘇小團”上。
以往互聯網風口中,規模戰拉開實質上是巨頭引領的資本博弈,而社區團購稍有不同,巨頭親身試水,反而和市場上主流“玩家”競爭,這就讓互聯網巨頭處于一種微妙的狀態,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當然,巨頭不只包括阿里、京東、蘇寧。社區團購撬動線下流量,一旦壯大,未來必然不會僅限于生鮮等生活消費品,擴張到本地服務領域,切割的正是美團、58到家等非零售企業的線下流量。
巨頭價值“失效”?
2018年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漸趨衰竭之時,社區團購憑借優化生鮮零售的成本結構,成為挖掘線下流量的一種高效解決方案。然而這一興起于二線城市、零售行業邊緣的模式,卻未必適合互聯網巨頭親身試水。
社區團購以高頻、剛需的生鮮品類為切入點,早期發展核心是爆款打造和社群運營維護能力,從消費者角度來講,品類縮減意味著選擇的時間成本大幅降低。由此,電商巨頭運營社區團購,品類資源和渠道優勢幾乎沒有發揮的余地,而如果像京東“友家鋪子”那樣做全品類,恰好違背了社區團購模式成立的邏輯,等同于增加消費者的負擔。
更關鍵的是,社區所代表的最后一公里,已經決定了社區團購運營的強區域性屬性?;诿總€小區甚至是每片區域的不同狀況,平臺對“團”的管控和品類調整,需要靈活的反應速度和精細化運作,這與互聯網商業經濟體突破地域限制的基礎原則,倒像是格格不入。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互聯網巨頭一貫的優勢反而在社區團購的模式面前削弱,又或者是轉化為一種弊端。而阿里、京東想要在線上流量的根基上切入社區團購,比之從地域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小平臺,操作起來可能更難。
故而,按照互聯網風口的發展經驗,以資本力量操縱商業博弈最后成為利益收割者,原本應是巨頭的最佳選擇。
據悉,近半年來社區團購已發生十幾筆并購,并購對象均為區域內排名前三的公司,且有一定的用戶數據和交易額。但仔細看,一方面并沒有平臺借助并購躍居行業一二,另一方面,投資方中鮮有互聯網巨頭巨額下注的背影,即使是騰訊,也不過和高盛、時代資本共同投資了每日優鮮,更像財務投資,而非業務布局。
是巨頭不愿入局太早?不盡然。從投資加持到規模競爭再到并購收手,互聯網巨頭左右局勢的核心在兩點,一是資本投入,二是流量開放,可是置于社區團購當前的競爭,這兩者不再起到核心作用。
一位該領域投資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家公司在長沙做得很好,在其他地方也許就會很難做”。比如,在決定要進行全國擴張后,經過長達半年時間的準備,“你我您”才將廣州確定為走出去的第一站。這歸結為社區團購無法忽視的地域屬性,一區、一城的運營皆有不同,所以即使有資本的大力支持,平臺也無法火速全國鋪開、進入規模戰的無序戰爭。
至于流量入口的開放,就更無從談起,社區團購從線下挖掘流量,本就是彌補線上流量枯竭,阿里、京東的線上流量,都未見得能供給自我孵化的社區團購項目,更遑論形成核心競爭力?
巨頭無法真正下場,社區團購便不成風口。
殺“團長”祭流量
社區團購賽道上,誕生一個地域性的行業小巨頭不難,難的是完全跨越地域界限,成為整個領域的規則制定者。也正是受這一屬性的影響,不少地區社區團購創業者,本就打算將規模做大后拋售給阿里、騰訊,而后套現離場。但現在,他們或者該提前考慮缺少巨頭接盤的后果,又或者他們能否支撐到巨頭找到最佳入場時機。
這個時機可能要向后延遲到社區團購模式轉向成熟。
目前來看,社區團購模式相對簡單,可以大規模復制,但是運營的標準化問題很難解決,即使到最后巨頭有意收購,可流量還是層層分散在地域和個體之中。一則,這種流量流動性大、不穩定且難以統一管理,二則,社區流量二次變現難。由此,收購的價值大為減弱,這也是巨頭目前選擇觀望的原因。
當然,若是社區團購模式日漸理性成熟,這一問題也能迎刃而解,關鍵在于“去團長化”。
盡管目前社區團購圍繞團長爭奪展開激戰,但長期來看,“去團長化”更可能是主流趨勢。這得益于兩個前提條件的實現:一則,當用戶與平臺間信任基礎已經建立,群成員的規模也相對穩定之后,團長最核心的引流作用會逐漸消失,由此,團長的職能會轉變為簡單的客服工作。
二則,平臺基于流量集中和變現的需求,也會主動嘗試將用戶瀏覽、購買的習慣由微信群引導至小程序或App,一旦成功,團長自然而然也不再是運營的核心。
“去團長化”的另一面也意味著社區團購可能突破地域屬性,實現標準化運營,而從互聯網巨頭的角度,正是解決了他們收購的最大顧慮。
反過來,對社區團購平臺來講,即使收購并不是最后的歸宿,也不得不依賴巨頭的扶植。當社區團購集中起分散的流量,其商品品類大概率不會只停留于生鮮,很大程度上會做全品類運營,這時候互聯網巨頭的流量入口、資源優勢和優質供應鏈,便是社區團購極為迫切的合作。
社區團購的初衷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需求,這本是零售產業的一環,也意味著難以獨立壯大,正如有些業內人士推測,“社區拼團的未來,在經歷了初期的火爆后,會成為消費市場的一種補充”。
巨頭小試牛刀,只是一場開篇,當傳統零售商超、連鎖便利品牌以及綜合電商、本地生活服務提供商,都選擇插一腳,社區團購最后的利益既得者是誰,還需要更大的戰場來決定。